四、 4分钟生死线:歼-20如何让美军体系陷入绝望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那个“4分钟”的命题,就很好理解了。
假设一架歼-20,以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状态,在远海突防。美军的E-3预警机,假设其雷达能在230公里外发现隐身性能优异的歼-20(这个距离本身已经非常乐观了)。此时,歼-20正高速向预警机冲刺。E-3就算以0.8马赫的速度逃跑,双方相对接近速度依然极快。
简单算一下,从230公里距离开始,歼-20冲到距离E-3大约150公里的位置(这个距离对于霹雳-15攻击大型目标已经足够),只需要大约4分钟。
这4分钟里,预警机需要:确认目标、分析威胁、向护航战斗机(比如F-22)发出指令、F-22接令、定位、占位、发射导弹进行拦截……这一套流程下来,4分钟?对不起,时间到了。霹雳-15可能已经发射,正在飞来的路上了。
指望F-22“救驾”?它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数量少,部署在亚太的能随时出动的没几架;二是腿短,它自己都需要加油机支持,在远海为预警机提供持续护航力不从心;三是信息可能滞后,等它收到指令,歼-20可能已经完成攻击并脱离。至于F-35,就它那慢吞吞的截击能力,连尾气都闻不到。派F-15EX来?那不过是给歼-20多送一个战果罢了。
(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