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肉时的血沫到底要不要撇?

大字号

在寒冷的深秋时节,一锅热气腾腾的炖肉总能温暖身心。然而,在炖煮过程中,锅面渐渐浮起一层红褐色的泡沫,许多人称之为“血沫”,并习惯性地用勺子仔细撇去。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脏东西”的血沫,真的非撇不可吗?今天,我们就从中医养生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聊聊炖肉时的血沫究竟该如何处理。

一、血沫从何而来?

炖肉时浮出的泡沫,主要来源于肉类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肌红蛋白、蛋白质、脂肪微粒以及残留的血液。尤其是使用未经充分浸泡的肉类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刚下锅时,这些物质与水混合受热,形成细密、颜色偏红或深褐的泡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沫”。

二、血沫要不要撇?答案是:要,但有讲究!

中医认为,肉类在炖煮初期产生的血沫属于“浊气”和“污物”,若不及时撇去,会影响汤的清纯度,长期食用可能加重脾胃负担,不利于气血生化。因此,炖肉时第一轮浮出的血沫,建议及时撇除。

现代营养学也支持这一观点:初期的血沫含有较多杂质和短链脂肪酸,可能带来腥味,影响口感。撇去后,汤色更清澈,味道更醇厚,也更利于营养吸收。

不过,当血沫撇干净后,后续炖煮过程中出现的细小泡沫,则不必过度打捞。这些多为蛋白质受热后形成的稳定泡沫,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健康。(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家都在看
更多精彩内容
熬夜和失眠多梦,正在悄悄“吃掉”你的寿命!

阅读8

这样的木耳千万别吃!一口可能伤肝致癌

阅读10

肚子大不是胖,是内脏在求救!

阅读13

关于“姜”的5大真相,一次说清楚!

阅读8

晚上吃不对,等于慢性伤身!

阅读9

买猪肉时,这2个部位再便宜也别买!

阅读8

你涮的不只是美味,更是千年养生智慧!

阅读9

花生被称为“长生果”,便宜又营养

阅读10

这个“平民养生王”的吃法,90%的人都亏大了

阅读6

每日几颗核桃,滋养大脑、护心又抗老

阅读6

肾好,人不老!这8种食物是肾脏的“天然守护者”

阅读15

脾胃虚弱别再只喝白粥!

阅读14

贫血吃猪肝就行?90%人不知道的3大误区

阅读12

好看又好吃的双色蛋卷,营养翻倍

阅读15

山药,你可能一直都吃错了!

阅读15

秋吃果,胜过补药!润肺养阴、健脾祛湿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