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铰链效应:全球供应链的政治物理学
半导体产业链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脆弱性。一台EUV光刻机包含超过10万个零件,供应链跨越50多个国家。然而,当政治力量强行割裂技术流动时,供应链的“铰链效应”便会显现——某个环节的断裂将引发连锁崩塌。
荷兰的封锁试图将东大排除在高阶芯片制造之外,但东大的反制同样精准:通过控制原材料出口,直接打击荷兰设备制造的核心产能。这种“以点破面”的策略,揭示了全球产业链的新常态:安全与供给已成为一体两面。看官们不妨回想2021年的汽车芯片短缺——仅仅因马来西亚封测厂停工,全球车企便损失超2100亿美元。而今,政治化的供应链割裂,只会让代价指数级放大。(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警告欧盟:东大的战略深意
东大选择荷兰而非其他欧洲国家作为反制对象,实为“敲山震虎”之举。荷兰是欧盟半导体设备的枢纽,但其政策高度依赖欧盟整体战略。东大通过此举向布鲁塞尔传递明确信号:任何单边技术封锁必将触发对等的贸易闸门。
欧盟正在推进《欧洲芯片法案》,计划投入430亿欧元提升本土半导体产能。然而,若缺乏东大的原材料和市场支持,该战略恐难落地。据比利时鲁汶大学研究,若完全脱离东大供应链,欧盟半导体成本将飙升30%-60%。东大的反制既是惩罚,更是给欧洲的战略提醒:在全球化产业链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