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俄油背后:印度能源安全的“生命线”
为何印度甘冒得罪美国的风险,也要死守俄罗斯原油?
数据揭露真相:2022年俄乌冲突后,印度对俄油进口量暴增20倍,占全国进口比例从0.2%飙升至40%。每桶低于国际油价30%的折扣价,为印度省下每年50亿美元能源支出。
更关键的是——印度83%的原油依赖进口,若完全服从美国禁令,其通胀率将瞬间击穿7%的警戒线,甚至动摇莫迪的执政根基。
笔者曾多次强调:能源自主权,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核潜艇”。没有廉价的能源,何来“印度制造”的竞争力?何来14亿人口的工业化底气?
三、卢比结算:印度版的“去美元化”突围
美国制裁大棒挥来时,印度竟掏出一把“卢比匕首”。
2023年,印度与俄罗斯建立卢比-卢布结算机制,绕过美元直接交易。尽管初期因汇率问题受阻,但至2024年,已有35%的俄印贸易实现本币结算。
笔者分析认为,印度此举一石三鸟:
降低制裁风险:摆脱美元清算系统(SWIFT)的致命监控;
推动卢比国际化:借能源交易锚定本币信用;
试探全球南方阵营:与东大、巴西、沙特等国产媾和“去美元化”联盟。(本文由AI辅助生成)
35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