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致命隐患已点燃导火索,中东火药桶二次爆炸

17日的交火,双方各执一词。哈马斯宣称是在“追杀巴奸”,意在清理内部,巩固其对加沙地带的控制力。这暴露了哈马斯的一个核心战略焦虑:在战争期间,以色列情报机构对加沙的渗透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大量高级成员被“定点清除”。停火给了哈马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必须抓紧时间“刮骨疗毒”,清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重建其情报安全和组织架构。那些被当街处决的“合作者”,既是震慑,也是哈马斯向内部和外界展示其依然对加沙拥有实际控制力的血腥宣言。

然而,这种行为在美国和以色列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停火违规”和“恐怖行径”。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已经发出了极其严厉的警告,几乎等同于最后通牒。这意味着,哈马斯的内部整肃行动,随时可能被对方认定为撕毁协议的直接证据。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反制手段同样狠辣。关闭拉法口岸,是对加沙实施的“战略锁喉”。加沙地带物资极度匮乏,拉法口岸是维系数百万人生存的人道主义生命线。以方将此与哈马斯履行协议情况直接挂钩,是将人道援助武器化,对哈马斯乃至全体加沙民众进行“集体惩罚”。这种策略虽然能施加巨大压力,但也在不断加剧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从而滋生更深的仇恨和更极端的反抗情绪,为下一轮冲突埋下种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战场上的“擦枪走火”。以军袭击平民车辆并造成妇孺死亡的惨剧,无论其“越界”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都揭示了以军在规则模糊的交界地带,拥有近乎生杀予夺的权力,且缺乏有效约束。这种环境下,任何一个微小的意外,都可能成为全面战火重燃的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