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磅礴伟力!美国想到了,但永远做不到

这种矛盾在中美两国应对房地产危机的不同方式中得到鲜明体现。中国在房地产泡沫调整过程中,一方面让过度扩张的开发商承担市场后果,许家印等房企负责人的处境变化就是例证;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保障了普通民众的基本权益,通过加强投资,把财政资金投入到了大基建和百姓福利之中,避免了经济发展停滞和民生陷入困境的系统性风险。

反观美国,类似危机中的政策选择截然不同。美国政府往往通过向私营机构大规模注资来稳定市场,这导致资产价格暴跌后,核心资本能以极低成本收购优质资产,完成又一轮财富从大众向顶层的转移。

两种应对模式的对比揭示出根本性差异:中国的制度设计确保了危机应对中以人民利益为优先,而美国的制度安排则更倾向于维护资本利益。这一本质区别,正是理解中美两国社会发展路径差异的关键所在,也深刻说明了为何美国社会共识难以凝聚、发展合力难以形成。

那么,美国是否完全看不到中国所展现出的制度优势与社会凝聚力?事实上,他们看到了,但受制于自身的结构性困境,能够采取的实质性举措却相当有限。

以特朗普为例,他仅仅提出改革方向,就遭遇了激烈的政治反弹甚至人身安全威胁,其改革空间被严重压缩。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他仍尝试推动部分政策调整——如推动国资入股私营企业等举措,某种程度上正是在观察中国模式后的借鉴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