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野心终于全部暴露,你敢打,中俄能支持反击

其次,“斩首行动”是美国最具政治诱惑力也最具法律风险的选项。 派遣“三角洲部队”或“海豹六队”等精锐力量,直接抓捕或击杀马杜罗,可瞬间终结一个政权,避免长期消耗战,这种手段美国以前用来打击过本·拉登,但那是恐怖分子,对主权国家采取这种手段,会让美国进一步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想把马杜罗打上毒贩标签的原因所在。报特朗普政府正授意司法部起草法律意见书,试图将马杜罗及其核心安全团队定性为已被美国国务院列为“跨国犯罪组织”的“太阳贩毒集团”的核心成员。一旦此法律包装完成,马杜罗便从“主权国家元首”降格为“合法军事打击目标”。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手法,与当年对萨达姆、卡扎菲的指控如出一辙,充分暴露了美国为达目的不惜扭曲法律框架的霸权本质。

其三,夺取油田是贯穿所有方案的终极经济诉求。 委内瑞拉坐拥全球最大的已探明原油储备——3028亿桶。对于志在重塑全球能源主导权的美国而言,控制这片富饶之地具有无法抗拒的战略价值。无论是通过空袭或斩首制造权力真空后趁机接管,还是直接派遣“反恐部队”强占奥里诺科重油带及配套炼化设施,其核心诉求都是将这一战略资源牢牢攥在美国资本与军工复合体手中。

二、战略收缩下的“后院”焦虑,美国试图构建西半球安全圈

若仅将目光停留在石油和政权更迭上,就严重低估了美国此举的战略纵深。美国对委内瑞拉动武的根本动因之一,在于其全球战略的深刻调整——即通过巩固“后院”实现战略收缩,从而集中力量应对印太地区的所谓“中国挑战”。

自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一度放松了对传统势力范围拉丁美洲的关注。这给了中俄扩大在拉美影响力的空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框架向委内瑞拉提供数百亿美元贷款,俄罗斯则持续输出S-300防空系统、苏-30战斗机等先进装备。如今,面对自身财政赤字高企、全球多线作战压力加剧的局面,美国意识到拉美地区对美国地缘安全的战略意义。通过彻底肃清委内瑞拉这个“眼中钉”,不仅能消除家门口的不稳定因素,更能向整个拉美释放明确信号:西半球仍是美国的战略禁区,任何挑战其主导地位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此举旨在构建一个稳固可控的“西半球安全圈”,最大限度减少战略牵制,从而将更多军事、外交与经济资源腾挪出来,投入到印太地区的对华围堵体系中。打掉委内瑞拉,等于砍掉了中俄在拉美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战略支点,为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扫清侧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