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炒作的 “中国产能过剩” 议题,法国在 G7 会议上虽反对 “贸易战”,却默认了 “采取措施保护工业利益” 的表述,这种模糊态度既是给美国 “留面子”,也是避免欧美同盟出现裂痕。法国本土汽车、制造业面临中国产品竞争压力,马克龙此前主导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本质是为争取国内产业界支持。
这种 “有限施压” 既能安抚欧盟内部的保守势力,又能为后续与中国谈判 “争取筹码”,用加税议题换取中方在市场开放上的让步。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的妥协始终有明确底线。在G7财长会议上,法国财长勒梅尔明确表态 “反对与中国发生任何形式的贸易争端”,可见其从未真正认同美国的极端对华贸易政策,只是在盟友压力下做了 “象征性配合”。
可以说,马克龙的访华之行,本质是带着 “问题清单” 与 “合作诉求” 的双向沟通。想用有限的妥协换取美国的谅解,用主动的合作锁定中国的红利,最终实现法国利益的最大化。不管怎么说,单说这围绕熊猫的互动,就给中法关系添了不少温暖。当萌萌的大熊猫遇上大国之间的智慧合作,中法合作在平等尊重、开放包容下,肯定能走得更久、更好。
2小时前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45分钟前
40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