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菜常吃等于“喝油”,再馋也要学会忌口

大字号

2.红烧肉/梅干菜扣肉——冷藏后全是“动物油”

红烧肉、扣肉等传统菜肴,烹饪时本就用了大量肥肉和油脂,为了让口感软糯,还会长时间炖煮,使脂肪充分析出。虽然热的时候油是液体,但一旦放入冰箱冷藏,表面就会凝结厚厚一层“白油”。

很多人舍不得倒掉,加热后继续吃,等于直接摄入大量饱和脂肪。

⚠️ 危害:

动物脂肪过多,易升高“坏胆固醇”(LDL);

增加动脉硬化、高血压风险。

✅ 建议:

烹饪时提前焯水,减少肥油;

冷藏后食用前,务必刮去表面凝固的油脂;

控制食用频率,每月不超过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

3.地三鲜(土豆、茄子、青椒)——吸油“海绵菜”

地三鲜本是素菜,但因茄子和土豆极易吸油,炒制时往往需要大量油“过油”或“煸炒”,才能达到外焦里嫩的口感。一份地三鲜的用油量,可能高达30克以上,比一天的推荐量还多。

放入冰箱后再加热,油脂被牢牢锁在食材内部,吃起来更“油腻”。

⚠️ 危害:

虽是素菜,却比荤菜还“油”;

长期食用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

✅ 建议:

改用少油版做法:茄子和土豆先蒸熟再炒;

自制时控制用油,避免油炸;

外食时尽量不点或少点此类菜肴。

4.火锅配菜拼盘(尤其是油炸豆皮、油面筋)——隐形“油库”

很多人喜欢在家吃火锅,常提前准备各种配菜冻在冰箱。其中,油炸豆皮、油面筋、蟹棒、鱼豆腐等加工品,本身在制作过程中就经过油炸或高油处理,吸油能力极强。涮火锅时再蘸麻酱、香油碟,油脂摄入瞬间“爆表”。

⚠️ 危害:

一份火锅蘸料+油炸配菜,油脂轻松超过50克;

加工食品还含高盐、添加剂,双重负担。

✅ 建议:

选择新鲜蔬菜、菌菇、豆腐、瘦肉片等低脂食材;

蘸料用醋、蒜泥、香菜代替麻酱;

油炸豆皮、油面筋尽量少吃或不吃。

健康提醒:

✅ 冰箱不是“保险箱”:高油、高盐、高糖的菜肴即使冷藏,也无法降低其健康风险。(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家都在看
身高不是短板!矮个子其实有五大健康优势

相关

阅读272

多吃这5种“去火菜”,清热润燥更健康

相关

阅读211

每天只吃鸡蛋减肥,7天后她进了医院!

相关

阅读176

更多精彩内容
睡不着?可能是“血虚”在作怪!

阅读13

一杯红豆薏米水,帮你轻松“排水”一身轻!

阅读16

别再扔掉柚子皮!这“被忽略的宝藏”竟有这么多养生妙用

阅读16

每天一把瓜子,是养生还是伤身?

阅读15

血脂并非“洪水猛兽”:了解它的双重角色,守住健康平衡线

阅读15

坚持吃银耳,身体会发生哪些惊喜变化?

阅读13

对抗幽门螺杆菌,这3种食物是天然“清菌高手”

阅读16

疏肝健脾正当时,这几种食物助你养肝除湿

阅读16

金秋南瓜正当时,小小瓜果藏“营养宝库”

阅读14

黑蒜护肝有奇效?秋季养生不妨这样吃

阅读14

孩子皮肤起“风团”?科学应对儿童高发荨麻疹

阅读19

睡前姜抹脚底能养生?揭秘“足底敷姜”背后的中医逻辑

阅读21

增强抵抗力,这8种日常食物是“营养担当”

阅读16

水里加“它”煮蛋更嫩?揭秘厨房小妙招

阅读20

气滞血瘀别只靠“水果偏方”

阅读19

每天一杯柠檬水?别只盯着“维C之王”

阅读22

一招“1分钟热处理”更养人,营养也不丢!

阅读15

疏肝养颜别迷信“黑白红”,科学饮食才是关键

阅读18

护肝养肝,这3款茶饮更靠谱

阅读15

科学饮水更护血管,澄清“白开水加一勺”养生误区

阅读17

苹果煮着吃,竟然比生吃还养人?

阅读26

肿瘤康复期要忌口吗?医生提醒

阅读26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中医推荐这碗养眼汤

阅读29

儿科医生反复提醒:这3种食物少吃或不吃

阅读26

山药炒木耳,堪称“肠道清道夫”

阅读26

阳台小菜园,健康随手摘!

阅读24

这几种食物宁可少吃,也千万别吃半生不熟的

阅读26

这3种蔬菜不焯水别急着炒

阅读22

这4种家常食物,助你平稳血压不求人

阅读22

除了枸杞,常吃它也能清肝排毒

阅读23

每天嚼几粒葡萄干,竟能收获4大好处!

阅读37

黄豆芽VS绿豆芽,谁更营养?

阅读32

这8种“养胃菜”,常吃脾胃暖了,消化好了

阅读36

这8种“天然降脂菜”火了!医生悄悄列入食谱

阅读32

这10种水果比肉还“胖人”!第1名热量爆表

阅读41

枸杞子虽是“养生宝”,但这4类人千万别乱吃!

阅读43

糖尿病人的早餐黄金法则,医生都在悄悄叮嘱这5点

阅读37

西红柿最配的竟是醋和蒜?营养师都点赞的“黄金组合”

阅读40

女性常吃这6种“有味道”的食物 养人又养颜

阅读31

内科医生警告:这3种早餐堪称“升脂炸弹”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