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并非“洪水猛兽”:了解它的双重角色,守住健康平衡线
大字号
二、为什么“好东西”也会变“坏”?
尽管血脂功能强大,但“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正如阳光有益健康,过度曝晒却会灼伤皮肤,血脂一旦超过生理范围,就会从“功臣”变为“隐患”。
当血脂长期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时,多余的脂质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变硬,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冠状动脉狭窄 → 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动脉堵塞 → 脑梗死、中风
外周血管病变 → 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
此外,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三、如何让血脂“听话”?关键在生活方式
血脂异常往往“悄无声息”,很多人直到体检才发现问题。因此,定期检查(建议每年一次血脂四项)是预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把血脂控制在合理区间: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糕点)。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豆类、蔬菜、水果)。
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坚果、橄榄油)。
坚持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有助于提升“好胆固醇”(HDL),降低“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控制体重,远离腹型肥胖: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是血脂异常的重要预警信号。(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