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南海倒飞锁双机,美军隐形战机仓皇逃跑
自由
大字号
一、15米倒飞绕顶:一场“非对称威慑”的经典教学
“第一次交汇完后,我已经锁定他了…我顺势把飞机拉起来,做了一个桶滚,在他的顶上倒飞。”东部战区空军飞行员李超的这段描述,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雷霆万钧。
当歼-16的机腹几乎贴着美军F-35(也有说法认为是F22)的座舱盖倒飞而过时,两机距离仅15米——这个数字甚至不及某些民用无人机的安全避障距离。美军飞行员抬头瞬间,看到的不仅是东大战机锋利的翼尖,更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战术语法”:用极限近距离机动剥夺隐身优势,用火控雷达锁定宣告实战击杀权。
笔者曾多次强调:现代空战的本质是“体系破击”,而非单纯代差碾压。歼-16作为四代半战机,虽无隐身涂层,却搭载了东大自主研发的“霹雳-15+霹雳-10”组合拳,配合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在体系支撑下完全具备“反隐身猎杀”能力。此次交锋中,美军隐形战机依赖的隐身涂层在近距离格斗中彻底失效,而歼-16的雷达孔径优势和飞行员胆识,直接将技术参数转化为战场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