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连夺3地,普京为何主动喊话特朗普?
“以战促谈”的深层算计
俄方此时摆出和谈姿态,绝非偶然。首先,军事胜利为外交争取了最大筹码。红军城的实控让俄方在谈判中可要求乌方承认顿涅茨克归属,以换取俄军在扎波罗热、赫尔松部分地区的退让——这一方案已在普京与特朗普的上次通话中提出。尽管泽连斯基访白宫时明确拒绝,但战场态势的恶化正迫使基辅重新权衡。
其次,俄罗斯看准了美国内部的政治困境。美国国会两党预算僵局已导致政府停摆40天,创下历史最长纪录,直接造成向欧洲北约成员国出口的逾50亿美元武器交付延迟,而这些武器多数最终流向乌克兰。特朗普政府已排除直接军事介入,并推动欧洲北约国家接手援乌重担。俄方趁机向美抛出橄榄枝,表示愿在稀土金属贸易上达成协议,以换取美国取消对俄高科技产品制裁——俄罗斯拥有15种稀土、总储量2870万吨,这一提议在美俄关系紧绷的背景下极具诱惑。
第三,心理战与舆论战的叠加效应。普京邀请记者进入红军城,不仅展示军事控制力,更是对西方民众认知的精准打击。当欧洲选民目睹乌军溃败的现实,其对持续援乌的支持度必然动摇,进而影响各国政府决策。俄方一直指责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使其成为“冲突参与方”,并将当前战争定义为“北约领导的代理人战争”。通过停火与采访,俄方试图把“战争责任”推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