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出的这5个信号,一定要警惕!
经常头晕、伴有恶心
在没有体位变化或疲劳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头晕、视物旋转,甚至伴随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脑血流异常的信号,尤其是清晨起床后更为明显。
嗜睡、睡眠充足仍疲倦
明明睡够了七八个小时,醒来却依然疲惫不堪,精神状态差,甚至整天都想睡觉,这种“睡不醒”的状态可能是脑部供氧不足所致,是脑血栓的潜在信号之一。
剧烈头痛、伴有抽搐
脑血栓发作前,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甚至伴随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这种头痛不同于普通的偏头痛,往往突然发生,且程度剧烈,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
二、“血栓大户”被揪出,比肥肉还危险!这4类食物要少吃
很多人以为肥肉是导致脑血栓的“罪魁祸首”,其实,以下这几种食物,才是真正的“血管杀手”:
甜品、含糖饮料
蛋糕、奶茶、糖果等甜食中富含大量添加糖,摄入过多会导致脂肪堆积、血糖波动,进而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风险。
酒精饮品
虽然少量饮酒可能有助活血,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动脉硬化、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诱发脑出血或脑梗死。
动物内脏
猪肝、鸡杂、脑花等动物内脏含有极高的胆固醇和脂肪,经常食用会导致血脂异常,加速血管堵塞。
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
咸菜、泡菜等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钠和亚硝酸盐,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损伤血管壁,促进血栓形成。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人群来说,这类食物更是“危险分子”。
三、预防脑血栓,从现在开始!
合理饮食:减少高油、高糖、高盐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少脑部负担。
适度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