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无人艇集群崛起,海战奇兵改写未来格局!
东大九三阅兵:无人艇集群崛起,海战奇兵改写未来格局
各位看官,今日笔者带您深入剖析东大九三阅兵中那震撼人心的海上无人作战方队。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一支支钢铁洪流无声驶过,但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首次公开亮相的智能化无人艇。这些装备,非但非传统舰艇可比,更以高度人工智能化的特性,正悄然重塑海战规则。它们如幽灵般潜行,集隐蔽布放、自主识别、集群攻击于一身,堪称未来海上的“奇兵利器”。试想,在波涛汹涌的争议海域,一支由数十艘无人艇组成的“蜂群”,悄然前出,实时将情报传回指挥舰,再以密集火力压倒对手防御——此非科幻,而是东大海军正逐步落地的现实。

一、设计精妙:隐身与火力并重,颠覆传统海战认知
此次阅兵中展出的无人艇,虽未公开具体型号,但笔者从多方细节可窥其非凡之处。首先,艇体采用折线多棱面与射频抑制设计,能大幅降低雷达与红外特征。看官们不妨细想,在茫茫大海上,一艘仅百米吨位的中型艇(吨位约100吨),却能将探测概率压至最低,这得益于其隐身涂层和低矮轮廓设计。军事专家张军社曾指出,这类无人艇体积小巧,航行速度快,配合高速机动,能显著提升突防概率,等于在海上“隐形”生存。
艇上装备更是科技感爆棚:桅杆集成多面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电子战套件,赋予其对海空目标的高态势感知能力。这意味着,无人艇能超视距自主交战,无需人为干预。艇首疑似搭载一门35毫米单管自动舰炮,具备对海打击和对空防御双重功能;艇尾则暗藏玄机,内部设置8-16单元VLS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海红旗”防空导弹和“鱼”系列反潜导弹。如此配置,让这艘“小艇”能执行近沿海侦察、监视、多域打击任务,火力密度不亚于传统驱逐舰。
值得强调的是,此艇绝非坊间误传的“虎鲸”。看官们或从网文推文听闻“虎鲸”之名,但笔者必须澄清:珠海航展(2024年11月)展示的“虎鲸”无人艇(JARI-USV-A),采用独特三体船体结构,艇长58米、宽23米,满载排水量500吨,最高航速42节,续航超4000海里。其配备8单元HT-1垂发系统、相控阵雷达及无人直升机协同能力,堪称“无人驱逐舰”。反观阅兵艇,仍为传统构型,吨位仅百吨级,绝无可能达到“虎鲸”的500吨规模。配图对比一目了然——这是东大针对不同作战场景的定制化产物:前者适合远洋作战,后者则专攻近海快速响应。 (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