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再斩45亿大单,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中柬合作:撬动东盟的支点
最后,看官们,别小看柬国航这20架C909订单。它表面是飞机买卖,深层次看,是东大与东盟深化合作、特别是填补“一带一路”航空领域短板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对柬埔寨而言,这是其国家航空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的跳板。 柬民航业起步晚,机队老旧,国际航线拓展有限。 一次性引入20架现代化的C909(哪怕首批是10架确认),意味着能迅速组建一支高效的支线机队,把国内分散的小城市与首都金边紧密连接起来,更能开通更多飞往周边国家的航线, 激活本国经济和区域联通。更重要的是,与东大商飞的合作是“授人以渔”。 从飞行员、机务人员的培训,到维修中心、航材体系的建设, 柬埔寨能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航空专业人才,逐步建立本土化的航空产业支撑体系。 这对一个谋求发展的国家来说,价值远超单纯购买几架飞机。
对东盟整体而言,柬埔寨引入C909,如同在平静的池塘里投入一条“鲶鱼”。 长期以来,干线市场被波音、空客双巨头垄断,支线领域也被巴航工业、ATR等欧美厂商把持。 C909凭借其良好的适应性(尤其针对东南亚环境优化)和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成功打入, 等于在看似铁板一块的“垄断蛋糕”上切下了第一刀。 如果柬埔寨运营顺利,证明东大飞机确实可靠、经济、服务跟得上, 那么更多面临类似运营环境、同样追求成本效益的东盟国家(如老挝、越南、印尼等已有C909在飞),很可能会跟进。毕竟,谁不想多一个靠谱且实惠的选择? 这将对区域航空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更大的“一带一路”战略视角审视,中柬C909合作,是倡议走向“深实”的关键一步。 过去,“一带一路”成果更多体现在铁路、港口等基建上,航空领域因技术门槛高、体系复杂,合作相对滞后。 这次合作,精准地补上了这块短板。 它超越了简单的“产品输出”,升级为“能力输出”和“体系输出”: 通过深度协作,柬埔寨提升了航空运营水平和产业基础,东大商飞则拓展了市场、验证了产品、输出了标准。双方各取所需,实现真正双赢。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案例,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它向世界昭示:“一带一路”绝非空谈,而是能带来实实在在发展机遇的共赢之路。 只有极少数东盟国家或地区,还在战略上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