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猎手!东大“倚天”如何重新定义现代野战防空
四、外贸与自用的双轨发展
从国际市场视角观察,“倚天”系统代表了东大军工出口战略的转变:通过采用商用SUV底盘,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使更多预算有限的国家能够获得有效的反无人机能力。这种“性价比”策略,在当今军贸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冲突的实战经验表明,FPV无人机对人员和装备的威胁远超预期,这为此类高机动防空系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亚洲到非洲再到拉丁美洲,众多国家对经济实用的反无人机系统需求持续增长。(本文由AI辅助生成)
同时,该系统也很可能满足东大自身军事变革的需求。轻型合成旅、空降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和快速反应部队都需要这种能够跟随机动部队行进、提供伴随防空的装备。在解放军分层防空体系中,“倚天”可能成为连接前卫-4/红缨-6等单兵导弹与红旗-16/17/9等中远程系统的关键环节。
五、重新定义近程防空的战术价值
“倚天”系统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技术参数,更在于其代表的战术理念变革。传统上,近程防空往往被视为辅助性力量,但在无人机无处不在的现代战场,这种认知正在被彻底颠覆。
笔者观察到,该系统专门针对低可观测、低空突防目标进行了优化,能够有效应对旋翼机、各类大小无人机以及终端进近阶段的巡航导弹。这种多目标交战能力,使其成为保护指挥中心、关键装备和机动部队的理想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种将民用汽车技术与军事火力相结合的思路,打破了传统军工研发的边界,通过成熟技术的创新组合,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这种务实的发展路径,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成熟,更展现了战术思想上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