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之下,中国投资到底如何布局越南了?
越南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但在贸易战和新冠疫情背景下,该国成为外商投资热土。日本政府斥资22亿美元,以财政力量支持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在7月公布的第一批迁往东南亚的30企业中,有半数将迁往越南。之后,《欧盟-越南自贸协定》8月生效,这一高规格协定将在十年内削减99%的双边关税。更不用说,韩国巨头三星已将电子消费品生产全面撤出中国,大部分迁往越南,中国诸多制造业企业也将越南作为躲避美国关税、转移生产的首选目的地。
外资在越南的布局规模愈发庞大,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在中国从“国际大循环”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背景下,有必要理解各国政府和企业在越南的布局逻辑和投资重点,以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更好地迎接出海的机遇和挑战。
一、越南对外资吸引力何在?
越南吸收外资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越南便效仿中国改革开放提出“革新开放”方针,但受经济基础薄弱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制约,外资进入较慢,行业也主要集中在建筑和服务业。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越南开放全面提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跃上新台阶,制造业开始成为FDI的主要接收者;自2015年后,产业从中国外迁、中美贸易战等影响,越南吸引外资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