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在江北收买人心无往不利,一到江东就失灵
于是这让孙策产生了一种错觉:凭我手下的英才以及收揽的民心,既然能攻下江东,自然就能统治江东。那些世家大族不合作也无妨。
还是太年轻啊,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任何一个外来政权都不可能忽视本土大族的力量,所谓民心更多指的是他们的倾向,而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央的权威是难以渗透到地方各个角落的,想要统治地方,终归要跟这些大族合作。
政治头脑比较成熟的曹操和刘备都是这么做的。曹操攻占河北后,立刻和清河崔氏为代表的河北大族合作,而刘备入川后也积极拉拢东州派和黄权、李恢和费诗等当地大族成员。
理由很简单,外来集团随着第一代元老逐步凋零,二代成员一方面素质会下降,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和本地大族联姻,二者会逐渐同质化。
人总是要用的,到时候就没得可选了。因此无论多么严防死守,也不可能永远阻止本地人取得权力。
与其如此,还不如选择合作共赢,外来者挑选本地大族中的佼佼者加以任用,这样不仅丰富了选才范围,对政权本身也有好处,同时也能让当地大族在政治上得到一定的权力。在实现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最终完成外来政权的本土化。
这一点孙策始终没能想通,而当他后来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时日无多了。
不过在当时,孙策并没有把这些江东大族放在眼里,虽然不能对他们大开杀戒,但是对一些非大族出身的名士,但凡让孙策不满,他都会痛下杀手,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这就引发了著名的“诛戮英豪”事件。
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裴注)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极不光彩的,因此在东吴官方史书中加以隐讳,而陈寿也未加详写只是通过郭嘉之口提了一句,大多出现在裴松之的注解中。但此事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影响还不小,甚至波及到了中原。
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由此可见,孙策在江东大行杀戮一事已经在中原流传开了,而且他杀的很多都是很有社会影响力的人。
十多年后曹操征讨孙权时,让陈琳写了一篇《檄吴将校部曲文》,里面对孙氏诛戮英豪一事加以抨击,由此可见,此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些被害者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周昕和盛宪,这也是陈琳在檄文中重点提到的。
其中周昕明确是被孙策所杀,而盛宪虽然是被孙权所杀,但孙策活着的时候已经对他表示了忌惮,或许还没来得及杀他就意外去世了,而孙权只不过是帮兄长完成这件没来得及做的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