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3. 肉类:尤其是猪肉、鸡肉和内脏,生熟混搭隐患大
半生不熟的肉类,特别是猪肉和禽肉,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旋毛虫、绦虫等病原体。猪肉若未煮熟,还可能感染旋毛虫病或猪带绦虫,寄生虫可进入血液、肌肉甚至脑部,后果严重。
✅ 安全建议:肉类应彻底煮熟,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肉色变白、无血水渗出。尤其是鸡翅、鸡腿、猪肝等厚实部位,更需耐心烹煮。
4. 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生食可致中毒
新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本身无毒,但在体内会迅速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强烈细胞毒性,可损伤胃肠道、肝肾和神经系统。曾有因食用未煮熟的鲜黄花菜导致严重中毒的案例。
✅ 正确做法:鲜黄花菜必须先焯水5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浸泡并换水冲洗。建议优先选择干制黄花菜,食用前泡发并再次焯水,更安全。
5. 河鲜海鲜:生腌虽爽,肝病风险不容忽视
近年来“潮汕生腌”走红,但虾、蟹、贝类等水产品极易携带寄生虫(如肝吸虫)和致病菌。生食或半生食用,可能感染肝吸虫病,寄生虫长期寄生于肝胆管,可引发胆管炎、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 安全建议:所有淡水鱼虾蟹贝类,务必彻底煮熟食用。如需生食,仅限正规渠道的、经超低温冷冻处理的海水产品,并严格控制食用频率。(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