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可拓展大湾区全球影响力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不仅连接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还极大提升了珠三角“大湾区”内部的互联互通水平。“大湾区”的迅速发展赋予中国在国际上更大竞争力,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动力。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3月20日发表墨西哥国际经贸专家舒娜西·玛丽索尔·巴伦西亚·克里韦利和拉克尔·I·莱昂·德拉罗萨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令珠三角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则将在长期内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大湾区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编译全文如下:
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港珠澳大桥对地区经贸活动的影响力尤其不可小觑。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局势,中国推出了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在内一系列应对措施。该倡议帮助中国加强在全世界各地区经济中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其与所有经济伙伴之间的联系。本文将着重分析基础设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港珠澳大桥。
珠三角变“大湾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就在中国商贸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在珠三角设立了深圳、珠海和汕头等经济特区,作为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基地。虽然规模并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靠近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经济特区成为外国投资者颇感兴趣的新投资目的地。
随着经济特区发展,一个“从外部接受订单,中国大陆制造生产,最后销往海外”的新经贸模式逐渐形成。大批农民工南下打工,而经济特区的产业发展也集中在食品、纺织、机械、电器和通讯等5大领域。这种经济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同时也让珠三角逐渐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大湾区”。
这个在卫星照片中清晰可见的大湾区拉近了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联系。1976年至于2006年,广东省签订的投资协议当中有超过70%是与香港签订的。因此广东省提出并推动珠江流域的9省区与港澳建立“9+2”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贸交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得上。因此中国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加强广州、深圳、东莞、肇庆、佛山、惠州、江门、中山和珠海之间在交通、能源、供水和通讯等方面的联系。
2013年,随着广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珠三角地区迎来了更加明朗的发展前景。自由贸易区的身份增强了珠三角的竞争力,尤其是让深圳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珠三角的地位并未弱化,而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迎来了更多新机遇。
外通内联开启经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