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V3版星舰火箭不顺利,测试时突然破裂炸开
三、 “快速迭代”的双刃剑:地面炸比天上炸好?
paceX一向奉行“快速迭代、容忍失败”的研发哲学。支持者称,B18在地面测试中炸毁,恰是用可控代价换宝贵数据,远比轨道飞行中机毁人亡强。的确,从猎鹰1号到星舰原型机,爆炸几乎伴随公司成长史;每次失败后,焊接工艺、传感器布点、结构设计都会升级。
但批评者指出,当星舰背负国家任务与商业合同时,这种“莽撞”节奏是否合适?载人航天需万无一失,而V3一次性引入太多关键升级,复杂度陡增。若连地面压力测试都未能预测失效,又何谈保障宇航员安全?笔者看来,SpaceX正走在刀锋上:过于保守将失去领先优势,过于激进则可能葬送整个项目。
四、 商业棋局与东大视角:星链补网迫在眉睫
星舰V3的延迟还直接冲击SpaceX的商业根基。第二代星链星座需星舰的巨大运力部署,而早期第一代卫星正逐步寿终,补网压力与日俱增。原定2026年大规模发射V3版星链卫星的计划,如今恐被迫后移——这给了竞争对手喘息之机。
在东大这边,民用无人机巨头等企业正加速低轨通信星座布局。东大航天机构虽未公开评论星舰事故,但其稳扎稳打的多次发射、模块化空间站建设,已展现“不求最快、但求最稳”的风格。在太空基建赛道上,可靠性有时比速度更具威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