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一个蠢到荒谬的想法,使二战德国痛失战略先机
为了干扰敌军通讯,英军就曾在1943年7月24日~25日两天之内先后出动746架飞机,在德国汉堡上空投下了9200万根、总重超过40吨的箔条。英率先应用有源和无源干扰相结合的方法,使干扰效果达到最佳,使德国雷达饱和、紊乱而不能发现及确定空袭飞机的坐标,使击落一个地方空中单位的“成本”大大增加。例如,原本击落1架飞机平均仅需要约800发子弹,现在则需要至少3000发。
在举世瞩目的诺曼底登陆中,盟军投入飞机超过1.37万架,大小舰船近万艘,总兵力约280万人,携带有大量机载和舰载干扰机、箔条投放器、雷达假目标和假设备以及装填有耦极子反射体的舰载火箭和炮弹、角反射器及发烟罐等。在战役进行的同时,盟军还对德军投放了大量的有源和无源干扰,设置了大量假目标,并用猛烈火力推毁北岸德军通信枢纽及约80%的雷达站,致使德军雷达和通信指挥系统完全痪,使盟军登陆作战得以成功。德军苦心营造的“大西洋死亡墙”的神话破灭。在这次战役中,盟军无意中开辟了电子战的新纪元。
拼多多暑假大促,升温降价,全品类暑期大促 →
德军对这种战法同样运用得十分娴熟,例如在1942年2月,德军就利用舰载无线电干扰机对英国岸防雷达实施干扰,使其大型分舰队悄悄地撤离法国海军基地布勒斯特。在苏德战场上的各大战役中,苏军都发挥了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的效能,并于1943年2月把以往的干扰小组改编为独立无线电干扰营。自此,电子战部队正式投入到军级战役的协同作战,在很宽频域搜集和分析敌方电子装备辐射的电磁波,截获了大量德军作战情报信息,并对德军实施高强度干扰,成功地使电子侦察部队与炮兵协同作战,以摧毁敌炮兵阵地和指挥通信网,并及时地对被围德军实施“无线电封锁”。
二战后期,苏军的机载干扰器材,对德军地面、防空及航空兵部队的指挥通信网破坏极大,有力促进了苏军战略反攻的胜利。同样的,在整个二战期间,仅英美用于电子战役投掷在德国领空上的箱条至少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