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银行转账,皇帝如何给各地官员发工资?
发放粮食作为工资的好处在于什么呢?就是方便提取性,粮食哪里都有,而朝廷会在各个地方设立专门发放俸禄的机构,官员只要定时去那里登记领取就行了,这样做能够避免大量实物发放到地方的麻烦。发放官员钱物的机构,名字叫做太仓署,专门负责掌收受和贮存郡国上交谷物。历代沿置。而隋唐期间又称为司农寺,掌控仓廪出纳。等到汉代以后,生产力逐渐增加,钱币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又采取了钱币货物对半赏赐发放工资的模式。而到了后来的魏晋南北朝,都沿用了汉朝的制度,
为了避免麻烦,官员领取俸禄,也是半年一次,在隋朝期间,就明文规定,俸禄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其级别也更正规,如一品为九百石,自一品至正四品之间各级相差一百石。实际上在古代,工资就是粮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能写下“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诗句。唐宋后,社会越来越富庶,以钱币于工资的占比逐渐增加,在宋朝时期,就有一种叫做“券历”的东西,类似于过去的粮票,上面写有日期,官员凭借此到指定的粮仓或者银库领取工资,超过时间的话,“券历”也就作废了。
因此,古代俸禄的发放,实际上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制,也佩服他们的细致,这一点是完全不用替他们所担心的,当然比起现在工资发放的模式,过去自然要落后许多,这也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