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中越两山轮战为何要打10年?

二、对地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与越南接壤的云南、广西等地,因为这十年战争,经济发展自然要慢一档。虽然越南始终没有攻入过中国领土,但是云南、广西等地毕竟离战区很近,很多建设项目无法上马,边境地区也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着手战备。

少数地方因为战争,根本无法发展,比如靠近边境的一些村落,周边散布了大量地雷,个别村庄因踩雷致伤致残的人甚至比没踩过雷的人多。这些地方的居民连基本的性命都难以保证,谈何发展呢?这些地雷直到现在都没清除干净,真是流毒深远。

不过云南、广西等地本来就属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当时东南沿海才是改革开放的主战场,所以中越战争对中国整体发展而言,拖累不算大。

权衡利弊,不难发现,中越十年战争,对中国而言,是利大于弊的,通过少量的、可控的消耗,消除了苏联和越南等敌对势力的威胁,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还激发了自身的力量。在这十年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迅猛,很多产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了,为中国今天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同样延续十年,为何中越之战,中国为何能得到与美国苏联完全不同的结果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懂得节制。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当时越南发动入侵柬埔寨的战争,大部分主力都用于进攻柬埔寨,在中越边境的兵力并不多。中国解放军大举压上,集中优势兵力予敌沉重打击,仅一个月就把越南北部的险要地方全攻占了,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越南首都河内之间,已是无险可守。此时中国只要再往前推一步,攻下河内不是问题。

可真要如此,越南的主要矛盾就不是能否霸占柬埔寨,而是转变为保家卫国了。其必定集中大部分军事力量,与中国军队进行长期大规模战争,这样中国就会像美国苏联一样,被一个中等国家全力以赴拖住,要一口吞下又消化不了,不一口吞下又陷入长期拉锯,最后因担心消耗过多的国力而不得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