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要是过度收缩,以越南当时的恶性,只怕休养几年后又会起歹意,在边境搞点小动作,甚至发起一定规模的战争蚕食中国领土。
所以最佳的策略恰恰是既不大规模打,又不是不打。可以说,在用兵力度这个战略层面,邓公比美国苏联的领导人都要高明得多,既不称霸欺负别人,又不会懦弱得让别人欺负,最后以较小的代价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这才是国家角力的王道。
至于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更像两个人在斗气互殴,自己得到多少不重要,打倒对方倒是很重要,反正要不惜一切代价争一口气。这样的结果就是伊朗和伊拉克都付出了高达几十万人的伤亡,经济倒退二三十年,还欠了一屁股债,而边境线战后几乎恢复原样。两国斗得两败俱伤而又一无所获,只给两国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其领导人的战略决策水平相比邓公根本不入流。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大增。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大型军事行动消耗非常大,中国在中越边境陈兵数十万,部队要么在打仗,要么在修筑工事、临战训练,每天都要消耗很多弹药、油料,长此以往,对国家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
幸亏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可以始终对越南保持军事压力,而不需要像1962年中印战争那样,获胜后就马上撤回。
中越边境之战结束后,中国百姓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光,可这几十年间,这个世界就没几年太平过。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是当时在前线与越军奋战了长达10年的将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这些将士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中华儿女永远铭记,而报答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大家一起努力,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编:李雨)
09-30
09-29
09-28
09-23
09-22
09-19
09-19
09-18
09-16
09-15
09-04
09-02
08-22
08-20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