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战友加同志”曝光:不是“巴铁”!
逐步发展
伊朗新政权建立之初,中伊关系开局并不顺利。1978年8月,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结束对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访问,回国途中顺访了伊朗,受到当时在国内已经四面楚歌的巴列维国王的隆重接待。事过不到半年,巴列维政权垮台,***共和国诞生。此次访问被解读为“中国对巴列维的支持”,伊朗新政权的领导人和公众对中国颇多怨词,双边关系在一段时间里相当冷淡。
1980年,萨达姆乘伊朗新政权立足未稳大举入侵,两伊战争爆发。当时的国际舆论受美国和西方的引导并不同情伊朗,伊朗成了“国际孤儿”。而此时的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冷落伊朗,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对两伊持中立立场的国家。为此伊朗感激中国至今。
1984年,时任中国外长的吴学谦正式访问伊朗,彻底扫清了笼罩在中伊关系上空的阴霾,为两国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1985年,时任伊朗议长的拉夫桑贾尼访华,开启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层接触。伊朗在人权、台湾等问题上给中国以宝贵的支持,中国也尊重伊朗人民的选择,在伊朗遭遇国际孤立时,中国与伊朗保持了正常的友好交往。两国的政治关系完全走上了正轨。
但是,两国的经贸关系却严重滞后。
伊朗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需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而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石油出口国,从伊朗进口的少量原油也都转口到第三国。当时的伊朗正处在两伊战争之中,外汇严重短缺,双边贸易额长期徘徊在一两亿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