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何难成大事:三次被忽悠 不具政治家素质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晚明一百多年以来,皇帝与大臣互不信任,加之后来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与文官东林党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倾轧,还有文官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陷害,使得置身其中的吴三桂没有任何安全感,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只能基于切身利益来选择个人的出路和去向。
吴三桂因家人惨遭不幸才彻底选择了清军。对此,当时清军实际上的领袖——多尔衮,当然是求之不得。可是,吴三桂并非真心投降,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清军即便占领北京,也只会在洗劫金银、美女、牲畜之后,把一座荒凉的北京城还给其原来的主人,然后返回他们的东北老家。
因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清军赶走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前,打的是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吴三桂有自己的考量,即便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借此重掌大权。
可是,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当多尔衮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后,他不仅赖着不走,而且还迎来他六岁的侄子——顺治皇帝。1644年正是新一轮甲子的开端,而对吴三桂的精神折磨也达到高潮,他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落空了。在被李自成骗了一次之后,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又被清军所欺骗。但他只能吃哑巴亏。因为多尔衮从来就没有对吴三桂承诺过,他们为崇祯帝报完仇,干掉李自成之后,就会退回关外。
事已至此,吴三桂把怨愤埋在心底,近三十年后,才发现自己再次被新政权忽悠。清廷早年曾定下游戏规则,吴三桂等南方三个藩王可永为异姓王,可时过境迁,他们反悔,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