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多年前,孔子是怎么给学生上课的?
自由的授课地点、自由的课堂气氛、自由的师生问答、自由的授课内容、自由的评价方式,这五个自由使教育没有僵硬死板的框框套住,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最终服务真正的育人:让人自由发展,从而全面发展。
让人自由发展,在儒家经典中是有充足依据的。《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所谓的教育就是要遵从人的个性,尊重每个个体的个性,让教育保证他们能够“率性”成长。柳宗元后来写种树的郭橐驼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就是从这儿引申出来的,也完全可以运用在教育中。
让人全面发展,孔子表达得更为明确:“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成为一个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应该明德守仁,全面发展。
有一次,子贡问老师:“你看我的表现怎么样啊?”孔子说:“汝,器也。”子贡问:“什么器具呢?”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宗庙里的玉器,非常贵重,宗庙祭祀是国之大事,那孔子是在夸子贡吗?不是的。孔子是在委婉地提醒子贡,你在某些专业上(经商等)是个高级人才,但是还需要在明德上努力,还需要全面发展。反观今天的学校教育,德智体美本来四足并立,最后成了智育一家独大,智育一家也营养不良,更多的是知识的灌输,重点落在了获取什么知识,而不是如何获取知识。
拼多多暑假大促,升温降价,全品类暑期大促 →
人的自由发展,会让人产生自由思想。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力主恢复礼乐,提倡仁爱,那还允许学生有自由思想吗?答案是肯定的。他要求学生自由思考,不能对老师的观点无条件接受。
他曾经这样评价颜回:“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可见,孔子认为,老师讲课时,从来不提反对意见,也没有疑问,就是一个蠢蛋,而不是一个好学生。所以,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而不是老师说一就学习个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会有很多时候跟老师意见不一致。孔子能接受学生的不一致甚至批评吗?答案又是肯定的。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说,面对仁义,学生即使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这颇有点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的味道了。
这个要求,孔子的学生的确做到了。孔子因为一些原因,去会见了名声很不好的南子(卫国统治者卫灵公的宠妃,有“美而淫”之名),子路非常不高兴,并在老师面前表现出来,急得孔子抓紧对天诅咒发誓。
你看,不管从培养过程还是培养结果看,孔子教学的自由元素还是不少的。有很多教学思想和实践还是值得今天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