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为何屡禁不绝?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梁爱平、吴鸿波)以预约新冠疫苗为由给手机用户发送木马链接短信,以畸高价格向老年人推销廉价保健品,组织他人大量办理实名电话卡再低价“收购”作为实施诈骗的工具……近年来,面对相关部门的强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不断变换花样。电信网络诈骗为何屡禁不绝?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打击?
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高位运行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不少,受害对象正从老年人逐渐向中青年等更多人群转移,甚至连高学历人才也难以幸免。
根据湖北武汉警方今年3月份通报,武汉某高校一名博士生3月份接到自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称该生在网上有贷款记录需要取消,否则影响个人信用。该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被骗10万余元。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中。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消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体开始向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三低”人群发展,诈骗手法多达6大类300多种,而且不断“推陈出新”。
去年年底,河南民权县警方打掉一个借“网络问诊”之名牟取暴利的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90名,涉案资金数亿元,受害者多达10万人。据了解,该团伙在网上给患者诊断开方,销售的产品多是保健品、普通食品和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赚取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初发布的信息,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在所有网络犯罪中,网络诈骗、网络赌博高位运行,成为当前主要网络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