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搭子”成一些00后的“特产”
“搭子”间的奇妙默契,又与朋友关系不同。有网友认为,“搭子”是一种把友情拆分成“需求”的存在,通常每个需求场景强绑定一位“搭子”,主打的是“垂直细分领域的陪伴”。换言之,引导“搭子”成为“搭子”的,是具体场景下的短暂共振,而非朋友般的长久陪伴。
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李平与刘瑶组成了锻炼“搭子”。体育课上突发疾病时,人生地不熟的李平被刘瑶主动照顾。一来二去,在体育课上熟络的二人相约锻炼,久而久之成了朋友。
李平认为,她们二人的关系“既是朋友也是‘搭子’”:以朋友身份相处时,二人的话题便极其广泛,从学习到生活,无话不谈;但做“搭子”时,一切话题仅止于锻炼。
作为朋友,在长久的磨合中,外向的李平觉得,刘瑶的内向“在狂放张扬的我身上加持了不少冷静”。而“搭子”的作用就是让她这个“懒人”去主动锻炼,“并且日复一日坚持下去”。“搭子”关系组成了朋友关系下每个名为“锻炼”的片断。
但不是所有“搭子”都会成为朋友。在北方一所高校就读的王嘉,旅游“搭子”是高中时的班长。“我们都喜欢历史,都喜欢读书,爱好相同,一来二去就成了‘搭子’。”王嘉说。
“偶尔聚一下,可以让人不那么寂寞。”但王嘉并不希望二人的关系过于亲密,她补充道,“我觉得,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就是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如果每天都和‘搭子’在一起,就很容易产生矛盾或者失去新鲜感。”
“搭子”之所以只是“搭子”,是因为其“自带某种心照不宣的边界感”,网友@IT佬的未来说。
这种边界感,决定了“搭子”能走多久,也决定了“搭子”关系不等同于朋友——“搭子”们很难进入另一方的内心,更遑论投入大把时间与精力去维持这段关系,而精力的投入,恰是维持朋友关系所必须的。
王嘉觉得:“人还是需要人陪的。不过适当的距离,可以避免矛盾的不断暴露。”设立边界,是“搭子”们避免矛盾暴露的共同约定。在人际交流的边界上,为了获取最大的愉悦,“搭子”们不断试探,寻找投入与共鸣的最大公约数。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罗晓路老师分析:“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各种人际关系形象地放到三角形中来看,将陌生人、点头之交等放在三角形的底端,知心朋友、恋人等亲密关系在三角形顶端,从陌生人到亲密关系,有一个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相处、相识、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