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来源: 日食记
他们家的出品很好出片,食材又好吃,以陶瓷中式盖碗为食材的盛器,精致中带着复古。
他们家有盖碗套餐,如果你看到菜单眼花缭乱了就点它。每一份分量不多,但是能尝到不同的滋味。
食材新鲜,且有将不同肉类以不同调味进行腌制,再下锅,受到牛油和香辣的洗礼,吃起来更入味,滋味更丰富多样。
鸡肉很嫩,腌制得很入味,肉质鲜嫩多汁,香气四溢。
毛肚在火锅中烫煮后,口感爽脆,每一次咀嚼都能感受到它与牙齿的轻微抵抗,带来无比的满足感。
他们家还有包子作为主食,对于重庆人可能是吃火锅前的开胃菜。烧白肉包,外皮暄软,内馅儿是烧白就是以猪肉和梅菜做馅儿,吃起来柔软咸鲜不腻,很有幸福感。
苕粉又滑又厚又巴味,必吃。我还被重庆的藕惊讶到,怎么都又甜又脆啊?牛肉丸紧实,内馅儿香,超级满足。
🏠六拖三老火锅📍分店多,选自己方便的即可💰64
在重庆有很多X拖X点名的火锅店,外地的朋友是不是很困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下馆子吃火锅是需要一定的消费能力的,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是三拖幺,幺是一的意思。意思为荤菜3块钱,素菜1块钱。
这在当时是很经济实惠的。在通货膨胀的现在来说六拖三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实惠。
泥鳅新鲜杀好,还保存神经反应,还在盛器里蹦跳。虽然被它吓了一跳,但弹性十足,很有肌肉。肉质肥美香甜,和香油融合得很好,是本场最佳。
特色小郡肝,腌制入味,口感厚脆,嚼起来有趣味。
大刀牛肝,极考验刀工,切得又薄又大,才能又脆又满足。和蛋液裹在一起后下火锅,很大片,吃起来脆嫩入味,大口大口吃超级满足。
重庆火锅起于码头文化,最常听说的版本是清末明初朝天门一代的码头工人以此解决饥寒交迫。
工人收入少吃不起贵价的肉,选择下水内脏,麻辣锅底既能去腥臊,又能在重庆潮湿的天气里驱寒祛湿,而且一烫便吃,节省时间,要比炒菜做饭节约时间的多。
然而现在时代变了,重庆火锅被更多人接受喜爱,下水也翻身做主人,价格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