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更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表明,持续性的饮食限制才是获得长期健康益处的关键。一旦停止限制饮食并恢复自由进食,这些小鼠的死亡率显著上升。此外,即使是在晚年才开始调整饮食习惯的小鼠,其脂肪组织的基因活性仍然与长期高热量饮食的小鼠相似,这表明脂肪组织具有记忆效应,早期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至关重要。
正如Partridge教授所言:“晚年改变饮食习惯对寿命的帮助有限,健康应当贯穿一生。”
中国饮食结构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寿命普遍增长,但中国的饮食结构却面临着严峻挑战。据2019年《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7年,由于不当饮食结构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在中国居于世界前列,甚至高于以高糖高油饮食闻名的美国。
具体而言,中国饮食结构中的三大主要问题包括:
钠超标:过高的钠摄入量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诱因;
水果摄入不足:中国居民每日水果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标准;
杂粮摄入量低:精米精面占据了日常饮食的主要部分,而富含纤维和其他营养素的全谷物消费量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也是决定饮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日本在这方面表现优异,其国民的omega-3脂肪酸摄入量远超其他国家,这与日本人常食深海鱼类的习惯密切相关。
如何实现健康饮食?
为了改善当前的饮食结构,降低慢性病的风险,《柳叶刀》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供了以下建议: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理想目标为3克左右;
增加水果摄入:每日至少摄入250克(约半斤)新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