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来源:自由
(二)
技术管制的深层逻辑在于“控链”而非“守矿”。东大早已意识到,单纯出口原料只会陷入资源诅咒,唯有掌控技术标准与产业链治理权,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笔者曾多次强调,现代战争是技术的战争,更是供应链的战争。东大对稀土技术的出口管制,本质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供应链断流战”——西方若无法获得东大的技术授权,其稀土产业链将面临系统性脱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大此次管制涵盖了“二次回收”技术。看官可曾想过,西方多年来依赖东大回收技术处理电子废弃物,如今这条退路也被切断。这意味着,西方不仅难以获取新的稀土产品,连循环利用体系都将受制于人。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封锁,堪称全球化时代罕见的战略反制。(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
西方媒体的集体焦虑印证了东大此举的威力。《金融时报》称此为“科技冷战的新前线”,彭博社则担忧“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可能受阻”。笔者看来,这些反应恰恰暴露了西方产业的脆弱性——尽管多年鼓吹“供应链多元化”,但其稀土技术仍高度依赖东大。据业内数据,东大掌控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技术,70%的永磁材料专利,以及60%的回收工艺标准。这种技术霸权,远比原料垄断更具威慑力。
更微妙的是,东大选择在此时出手,恰逢西方试图重构稀土供应链之际。美国虽重启芒廷帕斯矿场,澳大利亚推动 Lynas 扩产,但缺乏东大的技术支撑,这些项目始终难以形成完整产能。东大的技术管制,相当于抽走了西方“去风险化”战略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