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深秋向冬季过渡的重要信号。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先白而后寒”,寒气渐重,阳气收敛,人体也进入“阳消阴长”的关键阶段。
民间有谚:“寒露不露脚,秋后少生病。” 养生专家提醒:寒露过后,有两件事千万不能做——不露腿、不晚食(或暴食)。看似简单,却比盲目进补、过度锻炼更能守护健康,尤其对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至关重要。
第一件不能做的事:不露腿——护住阳气,远离寒邪入侵
寒露之后,“寒”字当头,凉气不再只是“凉”,而是真正带着“寒意”。中医认为:“寒从脚起,风从颈入。” 下肢和脚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循环较差,一旦受寒,寒气极易通过腿部经络侵入体内,导致:
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老寒腿复发;
脾胃受寒,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