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来源:小鸟
人民空军刚刚在微电影《梦远》中官宣的“攻击-11”型无人机!代号“玄龙”,这架曾经在2019年阅兵惊鸿一瞥的飞翼无人机,如今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它不仅已成建制服役,还与歼-20、歼-16组成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编队。这是什么概念?简单说,中国空军的“系统簇”作战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一、攻击-11的“暗黑进化史”:从阅兵彩蛋到战场核心

攻击-11的首次公开亮相,要追溯到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当时它的翼身融合体和无尾飞翼布局,让不少军迷直呼“这玩意儿是不是轰-20的前奏?”但随后几年,它却像人间蒸发一样,再未出现在珠海航展或官方报道中。直到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改进型才再次登场,而这次的《梦远》微电影,更是直接实锤:攻击-11早已不是“概念机”,而是暗地里完成了密集试飞、与歼-20、歼-16的编队磨合,甚至可能已经参与了多次实战化演训。
咱们捋一捋时间线:歼-20的2011号原型机2014年首飞,2017年列装部队;攻击-2019年亮相,说明它的研发周期与歼-20高度重叠。这绝非巧合——中国空军的五代机计划,从一开始就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效仿美军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的“系统簇”思想,以有人机为核心,配属无人机形成“作战云”。攻击-11,正是歼-20的“影子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