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来源:小鸟
如果把整个国家的远程防空体系完全构建在俄制装备之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伊朗在装备维护、零部件供应、技术升级、弹药补充、人员培训乃至整个防空作战体系的构建上,都将被俄罗斯牢牢捏在手里。这无异于将自家大门的钥匙交给了邻居,哪天邻居心情不好或者想拿捏你一下,断供、延迟维护、漫天要价……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看看印度在俄制装备上的某些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伊朗追求的,是战略自主性。通过引入中国的红旗-9BE,伊朗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风险对冲”。它构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装备体系:战机来自俄罗斯,防空系统来自中国。这样既能获取不同来源的先进技术,也能避免在关键时刻被单一供应国“卡脖子”。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平衡术。
更重要的是,伊朗内部的政治军事结构也影响着这一决策。伊朗的国防力量并非铁板一块,常规的伊朗国防军和革命卫队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分工。革命卫队可能更倾向于获取苏-35这类进攻性强的战机,以主动争夺制空权,掩护其更为核心的战略力量(如弹道导弹部队)。而国防军下属的空军和防空部队,则可能更看重构建一道坚实、可靠、反应灵敏的地面防空网络。选择技术成熟、性价比高、且政治条件相对宽松的中国红旗-9BE,可能是不同系统、不同军种之间达成的一个共识和平衡点。这恰恰体现了伊朗决策层的务实和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