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佐”归来?军国主义的幽灵正在东京上空盘旋
二、“国际化”外衣下的历史倒退
政府宣称修改是为了“与美军等盟军军衔对应”,但美军并无“大佐”(Colonel)与“大将”(General)的日式对应关系。真正与之匹配的,是旧日本帝国陆海军的那套等级体系。
更讽刺的是,连日本自卫队内部军官都承认,此举将导致现有法规、制服、文档大量修改,造成混乱与负担。既然如此,为何仍要强推?因为其核心目的不是“便于理解”,而是重塑身份认同——让自卫队员逐渐习惯“皇军”符号,进而接受更激进的军事定位。(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军国主义复活的拼图
高市早苗上任后,日本已连续三年大幅增加军费,采购远程导弹、改装“出云”级准航母,并多次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发表挑衅言论。恢复旧军衔正是这套组合拳中的关键一环:
法律层面:通过《自卫队法》修订将军衔名称固化,为后续扩大自卫队职权铺路;
意识形态层面:让年轻一代淡化对侵略历史的负罪感,把“大佐”“大将”视为普通职称;
外交层面:向周边国家释放“日本不再受战后体制束缚”的信号。
正如东大一位资深学者所言:“当‘大佐’重新挂在军官肩上,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叙事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