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来源:小鸟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虽称该计划“仍在修订中”,但其核心条款——如北约不再东扩、乌军撤出顿涅茨克部分地区——完全契合俄罗斯的核心诉求。俄罗斯总统特使德米特里耶夫公开表示:“这份计划首次真正倾听了俄罗斯的立场。”而讽刺的是,作为当事方的欧盟与乌克兰,竟是在媒体曝光后才得知内容,充分暴露了美国“美俄密谈、欧乌背书”的操盘手法。而泽连斯基政府并未对此表现出坚决的反对,这也再次表明泽连斯基不过是个代理人而已。
一计划的本质,是美俄之间的战略利益交换:美国以承认俄罗斯在乌东地区的既得利益为筹码,换取俄方在亚太事务中的战略中立,从而腾出全部政治、军事、外交资源,全力围堵中国。正如《金融时报》评论所言,该计划对乌克兰而言是“重大挫折”,但对美国而言,却是实现“印太优先”战略的关键一步。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复制“乌克兰模式”——只不过这一次,剧本的主角换成了日本,舞台搬到了台海,美国计划将中国拖入台海冲突以及与日本的战争,从而通过消耗中国达到遏制住中国的目的。
对于日本来说,他是坚信只要美西方与日本联手,他认为是可以打败中国的。只要打败中国,日本战略上就安全了,甚至还可以利用美西方的力量狠狠咬中国一口。咬一口不但包括日本对台湾有图谋,还包括产业。在日本看来,如果西方都对中国封锁,那么这些市场将属于日本,日本制造将重新统治西方。三、欧洲“经济北约”合围:从产业脱钩到技术封锁,构筑新冷战铁幕如果说日本是军事前沿的“矛头”,美国是战略总指挥,那么欧洲正成为经济围堵的“铁壁”。
2025年11月,德国财长克林拜尔访华期间,一面与中国签署多项经贸协议,一面却在离境前突然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并公开呼吁“台海问题应国际化”,要求中方“向俄罗斯施压”。这种“谈生意时笑脸相迎,转身就捅刀子”的两面手法,正是当前欧洲对华政策的真实写照。这并非孤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