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来源:小鸟
五、与歼-35的“无形交锋”:东风与北风的较量
尽管俄官方从未承认,但苏-75与歼-35的竞争已不可避免。两机同样定位中型五代机,同样主打外贸,却走出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
歼-35:侧重体系作战,兼容航母起降,电磁兼容性优化;
苏-75:追求单机性能,强调超音速格斗,成本控制极致。
有趣的是,双方客户群体高度重叠。巴基斯坦在购买歼-35CE后,是否会像当年同时装备歼-10CP与苏-35般“左右逢源”?伊朗在歼-35与苏-75间的抉择,更将成为中东地缘政治的晴雨表。
结语:普京的隐身赌局与未来空天棋局
苏-75的首飞倒计时,不仅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正名之战”,更是全球军工秩序重构的关键落子。当美国用F-35编织“盟友网络”,中国以歼-35布局“一带一路”,克里姆林宫急需用苏-75证明:俄罗斯仍是世界航空版图中不可替代的“第三极”。
2026年的那个清晨,当苏-75在莫斯科郊外的机场呼啸升空,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一架战机,而是大国博弈的又一轮攻防启幕。(本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