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对抗式合作,欧盟会被抽干,中国做好防范!

三、中国如何应对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

答案清晰:稳住阵脚、深化合作、强化内功、前瞻布局!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套路,千万不要被他们带偏了!因为,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中国都明显优势,只要能争取出时间和空间,我们就能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就会不断增长,那实力就是此消彼长!为啥占豪不赞成去和美国直接争抢?就是因为以我们的生产力,我们根本不用特别争抢,那利益就会往我们这喷涌而来,既然如此,何必冲到前面消耗自己呢?看看俄乌战争一打,咱们赚了俄罗斯的市场,赚了国际油价和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看俺我们的CPI和PPI,虽然有产能过剩因素,但还有就是我们是当前形势的受益者。既然是受益者,咱们慌什么呢?

中国当然不希望“新冷战”爆发。东西方若彻底脱钩,中国出口市场将受冲击,全球供应链亦将重构,短期内必然面临调整阵痛。所以,咱们但凡有一线办法,都不会走“新冷战”这条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维持不爆发“新冷战”被别人欺负,尤其是“新冷战”爆发最先死的是欧盟,我们着什么急呢?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是否走向阵营对抗,主动权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能否在美俄夹缝中保持战略自主。欧洲的家如果都让美国当了,那我们不想打“新冷战”也没办法,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自己,决定不了欧洲。

对我们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延缓“阵营固化”进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与欧洲的务实合作,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领域,用“技术+市场+标准”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增强欧洲对华经济依赖的“不可替代性”。如果欧盟还能听我们劝的话,我们还是要为此努力的,这是大局,我们这么做就能为我们争取更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坚决反制任何无理“脱钩断链”行为,同时扩大“朋友圈”。RCEP生效三年来,区域内贸易额增长较快,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一带一路”倡议已覆盖全球152个国家,并且经贸与投资都在稳步增长,这些都是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压舱石”。军事上,中国早已未雨绸缪。福建舰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全科目训练并形成初始战斗力;歼-20应该已列装超300架甚至更多,歼-35进入批量生产阶段;055型驱逐舰第8艘已下水,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开工。这些不是“秀肌肉”,而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中国能有效维护海上能源通道、海外利益与区域稳定。未来,中国海军不仅要守护西太平洋,更要保障印度洋能源航线,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甚至在大西洋沿岸建立常态化存在——这不是扩张,而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