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警告不许断供稀土,东大连抛百亿美债!

二、东大的底牌:稀土不是唯一武器

东大为何在四月后收紧稀土流通?笔者看来,这绝非偶然。稀土是东大手中的战略杠杆,而美债,则是另一张隐藏的王牌。

东大持有超过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若东大在稀土上“变卦”,美国威胁“报复”;但若东大在美债上“动手”,华盛顿的金融市场怕是要地震。国债收益率飙升、美元信用受损、通胀压力加剧——这些后果,贝森特心知肚明。

所以,东大可打的牌,远不止稀土。笔者曾多次强调:资源战争的本质是金融战争。东大通过稀土制约美国的工业命脉,通过美债制约美国的财政命脉。两者叠加,才是完整的博弈矩阵。

举个实例:2022年东大曾小幅减持美债,引发市场波动;若配合稀土限供,效果将是乘数级的。贝森特所谓“诸多报复手段”,无非是关税、技术封锁或金融制裁,但这些手段在东大的反制矩阵面前,未必能占上风。毕竟,美国通胀高企、债务上限危机频发,真把东大逼急了,美债抛售潮可不是闹着玩的。(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三、谁的局?谁的棋?

回到核心问题:谁在设局,谁在被动应对?

笔者看来,东大是设局者,美国是被动应对者。

东大的策略是“以静制动”。稀土供应调整,看似回应内部产业政策,实则是对外博弈的精准落子。美国急于在感恩节前敲定协议,恰恰暴露了其供应链的脆弱性——本土稀土项目推进缓慢、盟友替代方案远水难解近渴。贝森特的“狠话”,更像是一种心理威慑,试图为谈判加码。

但东大可不会轻易被吓住。笔者观察到,东大近年来加速稀土产业链整合,提升技术壁垒,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为长期博弈铺路。

反观美国,虽握有军事霸权与科技优势,却在关键矿产上受制于人。拜登政府的“友岸外包”战略,试图拉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共建稀土供应链,但成本高、周期长,且无法完全替代东大的精炼产能。换句话说,美国在战术上咄咄逼人,战略上却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