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降薪也不坐班,远程办公惯坏了谁?

未来可栖
大字号

远程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文化,但它的影响早已超过了文化范畴。

宁愿降薪也不肯坐班

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无法远程办公,即使降薪也要换个工作。这是5月底爱尔兰一所高校公布的全国远程办公调查报告所显示的结果。要知道,整个爱尔兰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中国宁夏。

即使在这样一个欧洲小国,远程办公也成了打工人的刚需。高威大学惠特克研究所(Whitaker Institute at NUI Galway)和西部发展委员会(Western Development Commission)的研究人员,在4月底和5月初收集了8400多名员工关于远程工作体验的问卷。在受访者中:疫情后跳槽的人中间,有47%的人表示,远程办公是换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安永(EY)最近的一项全球调查也显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没有话语权,54%的员工可能会辞职。MindGy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奥克塔维厄斯·布莱克(Octavius Black)认为,疫情后全球范围出现“大辞职”(Great Resignation)浪潮,原因之一是远程工作,因为远程工作削弱了职场联系,使人们忘记了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工作。

纵观西方世界,远程办公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公民自由。在法国,有些公司接到了员工的起诉书,理由就是公司要求恢复现场办公,被认为侵犯了他们的权益;在英国,2021年夏季铁路部门员工在被要求重返办公室工作后大罢工,导致五十万人不能及时拿到驾照,造成了供应链的中断和经济的停滞。

在马斯克吐槽的美国,远程办公已经改变了城市格局。数据显示,2020年1月,在LinkedIn上申请美国工作职位的人中,远程工作需求不到3%。现在,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和佛罗里达州的萨拉索塔这样的中小型城市,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0%以上。

相反,在LinkedIn统计数据中,来自大城市如西雅图、旧金山、纽约的远程办公申请数量排名垫底。大城市的工作人口正在流失,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空心化,就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一蹶不振的汽车城底特律一样。小城市的人可以申请全美范围的工作岗位,通常还能获得更高的薪水,同时享受低成本生活。

幻想一下,你住在广西山区,既可以拿到北京、上海、深圳互联网大厂的收入,又可以出门见到桂林山水。谁能不心动呢?

但问题复杂之处在于,远程办公不仅仅助涨了工资及消费能力,还间接导致了过去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不断攀升的房价。特别是在美国,形势接近失控。

失控的通胀疯狂的房价

上个月,苹果公司机器学习主管伊恩-古德费罗(Ian Goodfellow)跳槽到谷歌,据说他在一封告别邮件中表示,他不喜欢苹果公司的重返工作岗位计划。

疫情反复、劳动力短缺的大环境下,许多美国员工正在进行或考虑跳槽。远程办公和涨薪都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2022年4月底,招聘网站ZipRecruiter对2064名成功跳槽的美国员工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6个月,约64%的跳槽员工拿到更高的薪资。在这些人中,近一半的人加薪11%或以上。近9%的人比以前至少多赚了50%。

为了留住员工,大多数美国企业选择给员工涨薪。4月4日至12日,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NABE)对其84名会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一季度,美国涨薪公司的比例飙升至70%,创1984年有首次调查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约71%的受访者预计人工成本将在未来三个月继续攀升。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中,近27%的人表示,工资上涨是今年最大的通胀风险,这一比例高于那些认为俄乌冲突和供应链中断是主要通胀威胁的人。

打工人也别高兴得太早,工资上涨正在被物价上涨抵消。根据NABE的调查,大多数企业已经提价,成功地将更高的人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约45%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把部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15%表示已经把全部或绝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2022年以来,美国非农时薪一直维持在5.2%—5.6%的同比增长范围,这远高于疫情爆发前3.4%的月增幅。但通胀更猛,美国CPI已从去年12月的7%加速增长至3月的8.5%、4月的8.3%。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曾出现的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当时的恶性通胀造成了社会动荡。有观察者认为,当前美国CPI的读数远不及上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不必过度焦虑,但事实上,与上世纪60-70年代相比,当前的CPI剔除了房价的影响,如果重新计入,通胀将会是二战以来的最高值。

4月,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数据,美国独栋住宅的中位数价格高达39.12万美元,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去年高出14.8%。疫情以来,低利率和低库存是房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但不是全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经济学教授约翰内斯-维兰德(Johannes Wieland)发布的论文得出结论,远程办公驱动了房价上涨。同时,住房需求激增的地域与远程办公的热门区域高度重合。

「从前,两个人住在一间公寓里很开心。现在,他们都想要一套公寓甚至是独栋别墅。」维兰德解释,远程办公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倍增。根据其数学回归模型测算,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11月,美国房价上涨24%,远程办公因素至少贡献了其中的一半。如果远程办公持续下去,住房成本进一步增加,将会影响通胀及现行的货币政策。

另一组证据是,疫情后美国20城房价指数的涨幅,持续落后于全美房价中位数。前者主要描述城市核心区的公寓价格,后者更能代表非城区的独栋住宅价格。远程办公加剧了大规模的改善型迁居需求——人们需要更宽敞的房子、更多的房间、更大的草坪甚至泳池。

房价上涨导致了严重的住房负担能力恶化,现在是美国历史上最难买房的时候。抵押贷款技术和数据提供商Black Knight在5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最大的100个房地产市场中,95%的住房负担能力低于长期水平,而在疫情之初,这一水平仅为6%;37个细分房地产市场的住房负担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

4月,美国按揭贷款平均月度还款额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以来增加了552美元(增幅38%),达到1809美元;自疫情爆发以来增加了790美元(增幅72%)。乍一看没多少钱,但美国人向来没有存钱的习惯,手持现金500美元以上的家庭寥寥。

谁在为远程办公辩护?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提出,在家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事情在日本非常罕见。从非医学地角度看,远程办公可能是新冠最大的后遗症。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权」患上这种后遗症。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收入在4万英镑及以上的员工中,混合办公的比例高达38%,另外23%的人完全居家办公。对于那些收入低于1.5万的人来说,只有14%的人混合办公或远程办公。

为了维护远程办公的正义和正当性,一位坚持了12年远程办公的美国公司高管撰写了一篇报告,她认为远程办公不仅仅对个人及组织有利,还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我们的地球:

「根据全球职场分析公司(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数据,每个美国公民平均每天花55分钟上下班,每人每年排放约2.7吨二氧化碳。用远程办公方式节约半小时的通勤,每年就可以减少超过5100万吨的碳排放。」

微软此前也对欧洲9000名管理者和员工做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至少有82%的管理者认为,远距工作不影响生产力。其中44%管理者认为,开始远距工作后,公司的产能比过往还高。

36氪此前报道过,全球民宿平台爱彼迎正在成为远程办公流行文化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华尔街投行及硅谷大公司的高薪员工都不再被办公桌所束缚,因此创造了大量的长期旅居需求。

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爱彼迎平台受理的28天或更长时间的长期住宿预订单仍是其增长最快的订单类别,占据该季度总预订量的21%。同时,非城市区域的预定量也呈现2019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势头。

爱彼迎的创始人布赖恩-切斯基高兴坏了,他公开表示办公室是前数字化时代的产物,远程办公的两年是爱彼迎有史以来生产力最高的时段,还宣布员工每季度只需要一周的线下见面,允许在不降薪的同时永久性远程工作,员工还可以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每年在每个地点最多工作90天。

这些为远程办公辩护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并非处于社会底层,感受不到食用油、面包、奶粉甚至卫生纸都在涨价,对一个低收入家庭带来的创伤有多大。

它带来了属于部分人的一时的欢愉,但正以高通胀帮凶的身份肆虐人间。借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段经典台词来形容:

「起先你记恨它,然后你习惯它,更久以后,你离不开它。」

上一页 主页
大家都在看
四年大学,三年封校,那些疫情下「错位」的大学生活

相关

阅读46767

00后职场图鉴:准点下班、拒绝团建、仲裁公司

相关

阅读44859

不愿租房的年轻人,开始「租」酒店了

相关

阅读41832

更多精彩内容
44岁知名女星自曝已用上老花镜!39 ...

最热

阅读2420

为何坚持运动却无法瘦下来?无外乎这几大原因

最热

阅读4651

00后职场图鉴:准点下班、拒绝团建、仲裁公司

最热

阅读44859

不愿租房的年轻人,开始「租」酒店了

最热

阅读41832

四年大学,三年封校,那些疫情下「错位」的大学生活

最热

阅读46767

疫情期间增长两倍,电子签是下一个支付宝?

最热

阅读39173

「提前还了150万房贷」,是赚还是亏?

最热

阅读37162

10-19

前4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

最热

阅读39536

中国钢铁重镇如何“轻装上阵”?

最热

阅读40790

10-19

又贵又重的折叠屏手机,成所有安卓厂商 All in 方向?

最热

阅读39523

全域兴趣电商,藏着哪些机会?

最热

阅读40180

10-19

宁愿降薪也不坐班,远程办公惯坏了谁?

最热

阅读38328

后疫情时代,企业从消费者身上学到啥?

最热

阅读39473

10-19

撤档又撤档,过完1/3的暑期档还有机会吗?

最热

阅读39549

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有所下降

最热

阅读1385

为啥中国人更爱存钱 中国人更爱存钱的背后

最热

阅读1639

挂绿荔枝凭啥千元 究竟是什么来头?

最热

阅读2745

10-19

70城房价变化 有27个城市房价低于3年前

最热

阅读2732

10-19

麻辣烫爆火韩国 吹着空调吃着麻辣烫十分痛快

最热

阅读1223

司马光砸缸到底救了谁?真相惊人

最热

阅读21607

慈禧卧房有间密室藏大宝 终于解密

最热

阅读18183

09-28

女儿国的男人哪去了?秘密就在香袋

最热

阅读14568

长江竟两次离奇断流 还在同一位置

最热

阅读9357

09-28

昆仑山龙脉三座帝陵 千年无人敢动

最热

阅读12622

欺骗世人50年的登月 摄影棚曝光

最热

阅读13831

09-28

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 早已有证据

最热

阅读56437

罗布泊沙民变丧尸事件 真相不简单

最热

阅读55383

血月出现必发生什么事?不祥之兆!

最热

阅读39624

日本发明的最缺德武器 用女人身上

最热

阅读16372

西伯利亚惊现冥界之门 曾传出怪声

最热

阅读9627

太监揭秘夜晚伺候嫔妃 鞋里放一物

最热

阅读10259

惟一进过成吉思汗墓的人 发现秘密

最热

阅读11619

古代士兵打仗一般都吃啥?难以置信

最热

阅读10456

古代女性隔多久洗一次澡?颠覆三观

最热

阅读10602

09-26

北京这口井封印神龙 日本人被吓傻

最热

阅读10320

火星男孩预言核战后 中国统治世界

最热

阅读28765

世界五大惊天巧合 中国就占了2个

最热

阅读26042

这个日本女人有千里眼 却服毒自杀

最热

阅读14513

三峡大坝挖出太阳人 永久禁止出境

最热

阅读15961

万里长城为啥两千年不倒?真相惊人

最热

阅读17298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