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老朋友刘勋手握重兵,却被孙策随手击溃
郑宝死后,刘晔割下他的首级并走出大门,对郑宝的部下说:“曹公有令,谁敢轻举妄动,与郑宝同罪。”
这些人看老大死了,很快一哄而散,逃回军营。
刘晔马上跟过去,找到其中的军官,与他们陈述利害并加以安慰,最终让他们心悦诚服,都愿意遵从刘晔的号令。
就这样,刘晔收服了郑宝的部众,足有数千人。
然而之后刘晔却没有直接归顺曹操,而是投靠了刘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刘勋并不单纯是袁术旧将,他和曹操也有交情。
大约十年前,在汉灵帝中平末年,刘勋曾担任沛国建平县长。而曹操的老家就是沛国谯县,和建平县挨得很近,也就是这时候,刘勋和曹操建立了一定的关系。
后来曹操招了四千多丹阳兵,当北上走到沛国龙亢时士卒哗变,形势一度危急,好不容易才在铚县和建平县收拢了一千多人。在这一过程中,想必刘勋又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凭借和曹操的这层关系,刘勋在曹操和孙策之间做出什么选择想必是没有悬念的,正因为如此,刘晔才会去辅佐他,帮助他就等于帮助朝廷。
总之,在得到了三支人马的加入后,刘勋已经颇具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只能暂时掩饰自己对庐江的野心,从而徐徐图之。
之前让孙权进攻广陵,不仅是要消除下邳陈氏的威胁,同时也是在麻痹曹操和刘勋,让他们以为自己并没有惦记着庐江,同时暗中等待机会。
孙策这一手是否骗过曹操不得而知,但根据刘勋后来的表现,他肯定是被骗过了。
不过即使曹操没有上当也不要紧,因为在建安四年(199年)年底,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就已经迫在眉睫,他已经没有精力再来管淮南的事了。
其实按照孙策长期以来的规划,在拿下江东后的对外扩张中,首要目标是荆州,而并不是江北的袁术故地。具体目标则是江夏的黄祖。
欲从袁扬州求先君馀兵,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裴注)孙策始终对江北兴趣不大,在他临死前对张昭等人的遗言中,也表示要以江东为基础,不要渡江北上。
然而西征江夏必须以水军为基础溯江而上,这样一来则不可避免地与庐江郡产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