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来源:占豪
“机器狼”地面无人作战单元、攻击-11隐身无人机、以及传说中的“九天”无人机母舰,构成了中国军队面向未来的“新质战斗力”。这些装备的研发,高度依赖人工智能、集群控制、自主决策等前沿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工程、无人系统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银河”、“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为这些智能装备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这正是中国军工体系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在智能化时代的完美体现。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早已名震天下,而阅兵场上可能展示的更先进型号,其研发同样离不开国防科技体系。从气动热力学、耐高温材料到制导控制,每一项都是世界级难题。国防科大、哈工程等院校在相关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上持续突破,确保了中国在这一“改变游戏规则”的领域牢牢占据制高点。这背后,是“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所赋予的、为国铸盾的使命感,以及“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所驱动的不屈意志。
可以说,阅兵场上和没有登上阅兵场的中国每一辆战车、每一枚导弹、每一架战机、每一艘舰艇,其“基因图谱”上都深深烙印着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体系的印记。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选择,是精神的传承。从1953年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中诞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到今天遍布全国、支撑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脊梁的众多顶尖学府与研究机构,“哈军工”这条精神之河奔腾不息,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军工人的灵魂,汇聚成今日装备井喷式发展的磅礴伟力。
“哈军工”在其光辉历程中,凝练并始终践行着的是以“六个始终”为核心的精神谱系,最终铸就了其独特的精神品格与历史丰碑:
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源于人民军队的根与魂,一切服从国家需要,一切服务国防建设。
始终坚守为军向战的价值追求——科研直面战场,育人瞄准胜战,“战场需要什么,就钻研什么”。
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特质——在封锁中突围,在荒原上拓路,成就共和国无数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