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来源:占豪
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三严”作风(严格、严密、严谨),确保每一项成果经得起实战检验。
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干打垒”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难也要上。
始终拓展自信开放的世界眼光——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这“六个始终”,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它们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哈军工精神的巍巍大厦,是其创造奇迹的力量之源,也是其血脉后世院校共同守护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在“哈军工”精神丰碑上,真正让人动容的,不是导弹的射程,不是战机的速度,而是那些在实验室、在病床、在轮椅上,依然用生命燃烧代码、用意志铸就长城的英雄们。战友们应该都记得,在这些英雄当中,占豪此前在文章中写过的国防科技大学王戟研究员就是“哈军工”精神的典型代表。
王戟13岁便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曾被誉为“少年大学生”,人生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然而,2013年,一场因过度劳累引发的主动脉夹层破裂,让他经历了多次大手术和双下肢高位截肢。许多人以为他璀璨的科研生涯将就此定格,但王戟却在重症监护室里按下了人生的“重启键”——“只要能够操作键盘,只要能够思考,我觉得一切都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