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为何无法呼吸了?
还承担着修理苏制坦克支援抗美援朝的任务
1945年日军败退时,一套25立方米/时的制氧机被苏军截留在哈尔滨王岗火车站,哈尔滨第一机械厂参加了这台制氧机的修复工作,经过努力于1951年修复出氧,同时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
哈尔滨第一机械厂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苏联工程师克拉斯诺别夫柴夫和那茨耶夫斯基兄弟等人进行设计,并派技术员李宏远等参加设计工作。
根据找来的俄文资料(苏制C-30型30立方米/时制氧机),结合修复日本25立方米/时制氧机的经验,哈一机于1953年1月设计完成高压流程的30立方米/时制氧机全套图纸,克服重重困难,于1953年底完成两套30立方米/时制氧机的试制。
经试车运转,制氧机达到设计指标,氧产量达到30立方米/时、氧纯度达99.2%,填补了国家空白。
1960年,杭州通用机器厂共生产30立方米/时制氧机12套、12L/时液氧设备2套,形成最初的成批生产。
虽然都是高压流程的小型空分设备,但我国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工业从此诞生,并走上了工业性成批生产的轨道。
1965年,我国的开封空分设备厂建成投产,于1969年开发出国内第一套全低压蓄冷器流程的3200立方米/时制氧机,并于1969年制造出用于空分设备的板翅式换热器。
这时,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国产设备仍然存在着产品产量和纯度难达标、能耗高、可靠性差等各种不足。
到了80年代,在引进欧洲大型空分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后,我国的大中型空分设备设计、制造水平迅速提高,空分流程进步到分子筛吸附的全低压流程。
但是,在当时一些“造不如买”思想的影响下,与当年的运-10大飞机的项目命运一样,原来从事制氧装备研制单位的开发项目相继中止,我国制氧技术的开发进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