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局:特朗普“最后通牒”与泽连斯基抉择
特朗普划下的红线残酷而清晰:11月27日,是乌克兰接受“28点和平计划”的最后期限。
这份被媒体曝光的计划,读起来不像和平协议,倒像战胜国给战败国开出的降书。它要求乌军从当前控制的顿涅茨克州部分地区撤出,这些区域将变成“中立非军事缓冲区”——相当于乌克兰主动放弃约14.5%的顿巴斯控制领土。这片土地不仅是乌东工业命脉,更是数年来双方血流成河的战场。计划还限定乌武装力量规模不得超过60万人,并禁止拥有远程攻击性武器。最致命的是外交条款:乌克兰须承诺永不加入北约。这等于从法理上彻底封死基辅向西靠拢的战略通道。(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作为交换,俄罗斯需与乌克兰、欧洲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将非侵略政策写入法律。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乌克兰必须先低头。
笔者注意到,这份计划最讽刺之处在于其起草过程——它并非在多边谈判桌上诞生,而是由美国总统特使与俄罗斯总统特使通过秘密渠道敲定。乌克兰这个直接当事国,以及欧盟等利益攸关方,竟被大幅排除在外。这种“大国定小国命运”的模式,恍若19世纪维也纳会议的重演,强权政治的幽灵在21世纪再度徘徊。
所以当特朗普说泽连斯基“没有牌可打”时,他指的是一张现实到刺骨的牌:美国的援助。自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军经援助超千亿美元,占乌所获外援总量六成以上。泽连斯基曾多次坦言,失去美国支持,乌克兰无法继续战斗。如今特朗普明示:若不接计划,武器供应和情报共享或将终止。这对前线吃紧的乌军而言,不啻为致命一击。近期俄军宣布控制哈尔科夫州重镇库皮扬斯克市,并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持续施压;同时,俄对乌能源基础设施的密集打击已造成战事以来最严重电力短缺,乌克兰民众正面临一个“严酷的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