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局:特朗普“最后通牒”与泽连斯基抉择
在大西洋另一端,俄总统普京对“28点计划”展现出开放而谨慎的姿态。他称该计划可成为和平解决乌问题的基础,但强调需对细节进行实质性讨论。对俄而言,计划中关于“分阶段解除制裁”“重返八国集团(G8)”“美俄能源与稀土合作”的条款,直击其因西方制裁承受的经济压力。但普京也留了一手,他指出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仍对战场存有“幻想”,并警告若基辅拒绝讨论,俄军将在其他关键前线复制库皮扬斯克式的推进。
就连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内部也出现杂音。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韦克尔公开质疑和平方案,认为它“给予莫斯科过于有利的条件”。这种内部分歧,叠加欧洲的抵触与乌克兰国内的反对,给11月27日这个最后期限蒙上了浓重不确定性。
在这场围绕和平计划的博弈中,一个尤为刺眼的条款是关于战后重建的利益分配:俄被冻结资产中,将有1000亿美元投入美国主导的乌重建项目,而美方将获得该项目50%的利润。笔者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和平的代价,还是新一轮利益的瓜分?
看官可见,今日乌克兰棋局已远非一地一域之争。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背后,是大国博弈的冷酷算计;泽连斯基的“别无选择”,映照出小国在强权夹缝中的挣扎。而那份“28点计划”,无论最终是否落地,都已将一条真理刻入历史:在国际政治的角力场上,弱者的尊严往往成为最先被牺牲的筹码。
(本文由AI辅助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