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修权口才出众:在联合国把国民党骂得不敢出声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报》发表了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宋祥龙的文章,标题是《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署名马丁。文章认为,《资本论》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批判经济学”。
文章的观点引发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否过时的争论。以党内传统的理论依据权衡,这是重大政治原则问题,文章也由此引起各方面关注。
《新华文摘》首先全文转载。《北京周报》删改后译成英、日文登载,向海外发表。文章由此受到美、日一些媒体的注意,开始连续报道,并按他们的理解加以评论。
国外评论认为,马丁的文章反映中国出现了怀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潮。最后,纽约《中报》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引起新华社的注意。
1986年2月,新华社的《国内动态清样》编辑选登了国外报刊以及《中报》的评论。中央领导人看了这期《动态清样》,感到文章的寓意值得注意。薄一波、胡启立、胡乔木都有批示,要中宣部对这一情况加以研究。
根据这些批示,3月,中宣部理论局召开关于马丁文章的座谈会,请思想理论界的一些人士交流看法。于光远参加了座谈会。
在会上,于光远称赞马丁的文章,称新华社编撰的《动态清样》曲解事实,是“谎报军情”,于是发生了激烈争辩。后来,在相关圈子内把这篇文章引起的争论和影响称为“马丁事件”。
“经团联”即“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成立于1981年3月,作为“社团组织”,挂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团联”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学术团体,有三百多个团体会员,遍布全国,设有十几名顾问,于光远是其中之一。“经团联”的宗旨是开展对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和探讨,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