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屠戮功臣 为何偏偏留下这个人?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陈鲁民/郑州测绘学院)
朱元璋治贪治吏 维权须有制度保障
中国历朝皇帝中,朱元璋无疑以其治贪治吏的严酷著称。他曾经颁布过一个法令,列举出诸多情形,明确指出但有官吏犯之者,准许百姓“绑缚赴京治罪”。这一政策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也堪称激进,充满民粹色彩。也许正是因为过于“超前”,朱元璋死后,后来的皇帝纷纷废除他的大多数政策,其中自然包括这项法令。如他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甫一登基,就明确宣布“今后凡有害军害民官吏……不许擅自绑缚,违者治罪”。